您现在的位置:智慧城市网>智慧环境网>技术列表>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一款层数可调节的多层土壤墒情监测站2024(万象推送)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一款层数可调节的多层土壤墒情监测站2024(万象推送)

2024年11月29日 10:49:00 人气: 85 来源: 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五层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一款层数可调节的多层土壤墒情监测站2024(万象推送)【型号推荐:WX-GTS5,一站式服务厂家选万象环境】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智能化和互联互通的功能。大多数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都配备了Wi-Fi、蓝牙、LoRa、NB-IoT等多种无线通信模块,可以轻松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云存储。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计算机访问实时监测数据,甚至可以设置阈值告警,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自动发送通知。此外,许多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支持与其他智能设备或系统联动,如农业管理系统、灌溉控制系统、无人机、卫星遥感系统等,形成一个综合的智慧农业网络。例如,在智慧农业管理中,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可以与农业管理系统集成,提供全面的土壤数据,帮助管理部门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业生产问题;在科研项目中,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可以与无人机和卫星遥感系统集成,根据实时土壤水分和温度数据自动规划调查路线,提高研究效率。总之,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的智能化与互联互通特性,不仅丰富了其应用场景,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使用体验。例如,在科研项目中,多参数的实时数据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促进土壤科学和农业科学的研究进展。此外,智能化功能还支持数据的自动记录和分析,用户可以通过云端平台进行数据管理和共享,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实用性和价值。

 

五层管式土壤墒情监测站


一、产品简介

管式土壤监测站是用于监测土壤剖面温度、土壤剖面湿度、土壤剖面电导率的在线监测设备,集土壤温度、水分、电导率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大棚、智慧果园、智慧灌溉等农业工程领域。

 

二、产品参数

太阳能板功率:8W

太阳能板标准工作电压:DC5V

内置锂电池容量:5000mAh

传感器启动时间:60S

传感器供电电压:DC12V

传感器供电电流:22mA

传感器功耗:0.26W

通讯方式:485 Modbus RTU协议

测量参数:可同时测量5层(10层以下可定制层数)

测量原理:通过测量土壤介电常数建立数学模型,设计螺旋式测量电极测量土壤体积含水率数据。

参数 测量范围 精度 分辨率 单位
土壤温度 -30~70℃ ±0.3(-10~70℃) 0.01
土壤湿度 0~100% ±3%(壤土)高有机质土壤(土壤有机碳含量>12%)高粘粒含量土壤(粘粒含量>45%)由于其介电弛豫特性,可能需要针对特定土壤类型进行标定 0.1% ---
土壤电导率 0~20000us/cm ±3%(0~10000us/cm)±5%(全量程) 1 us/cm

 

三、优势与特点

★单个土壤管式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深度的土壤参数,监测深度可定制(小于1M)。

★传感器采用低功耗设计,功耗低至0.26W,适用于野外长期无人监测。

★传感器每层都可以独立测量温度、湿度、电导率参数。

★传感器外壳采用进口PC材质,强度高、耐腐蚀、对环境无污染。

★传感器防水等级达到IP67,应对长期室外监测。

★传感器测量一定区域内的平均湿度,弥补了单点测量具有局限性的问题。

★传感器采用自主设计的螺旋式测量电极,改善传感器与土壤之间的接触,尽量避免空气间隙造成的测量误差。

 

四、使用注意事项

a.传感器使用应严格按照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

b.多个传感器同时工作时,必须间隔3米以上距离。

c.传感器测量原理限制,传感器测量地为中心半径3米范围内不应有电磁线缆和强磁辐射干扰,避免造成传感器测量的巨大误差和损坏。

d.传感器的安装环境应该符合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避免超量程等不规范行为。

e.传感器安装应避开强酸强碱、重油污重金属环境进行。

f.传感器为土壤测量传感器,禁止使用本传感器对其他物质进行测量。

g.传感器安装环境不能有强振动。

h.传感器不能有过强外力作用。

i.禁止拆卸,私自拆卸视为不合规行为,后续将不再提供任何服务行为。

 

五、结构图

undefined

 

六、尺寸图

undefined

 

七、安装方法

钻孔法:

1. 取土钻钻头、手柄、支杆,完成后将取土钻竖直于地面,双手紧握手柄顺时针下压慢速转动。(注意:不要太用力,务必慢速多转几圈,防止钻头跑偏至孔洞打歪)

2. 将取土钻从孔洞中取出,放到盆子里,用工具把钻出的土收集到盆子里以用来和泥浆。(注意:第一钻土因为杂质过多,不做收集)

3. 反复持续上述打孔、取土,并在此过程中尝试性地将传感器轻放入孔洞中(请勿将设备用力触底),以测试孔洞的深度是否合适;若有卡顿,则使用取土钻修正,保证传感器放入、取出都比较顺畅;直到孔深与传感器所标识的安装位置齐平(零刻度线),打孔完成。

4. 挑出盆中土壤杂质,石子、根、不容易溶解的土块等。将土壤搓细,以便和泥浆。

5. 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至粘稠状;壤土泥浆一般不能稠于“芝麻酱”状。

6. 将泥浆慢慢倒入孔洞,大概到孔洞1/2的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7.将传感器慢慢放入孔洞中,顺时针转动并下压,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气泡不能被排出。(注意:再转动下压的过程中不可以上拔传感器,防止气体再次吸入孔中)

8.当传感器安装到正确的深度后,设备周围会溢出一些泥浆,灌浆完成;此时传感器安装深度与洞口齐平。(注意:将传感器周围3CM以外多余的泥浆清除,防止结块影响水分下渗)

掩埋法:使用镐子挖一个埋传感器的深坑,和泥浆将传感器掩埋,处理细节参照钻孔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afzhan@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城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慧城市网,https://www.af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