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智慧城市网>智慧环境网>资讯列表>贵州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

贵州省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

2025年05月12日 10:33:01 人气: 2394 来源: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
  【智慧城市网 政策法规】近日,贵州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提升组织指挥、风险感知、风险防范、监管执法、应急处置、救援实战、响应联动、灾后保障、干部专业和支撑保障等10项能力,制定相关措施,进一步筑牢基层应急基础。
 
  据悉,贵州省2022年便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后,贵州省委书记徐麟、省长李炳军等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要求贵州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牵头学习贯彻,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文件。该省结合即将开展的重点工作及近年来在实践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起草了若干措施,共10条内容。
 
  组织指挥能力如何提升?若干措施给出答案,即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落实好贵州省委关于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应急管理委员会“双主任”的要求,压紧压实基层应急管理责任链条。若干措施还要求,县(市、区)加快推动县级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制定乡镇(街道)应急管理领域履职事项清单,明确专门工作力量负责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
 
  在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方面,若干措施规定不少具体举措,如县(市、区)要健全落实“平急结合”和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平时组团服务,应急时就地入列;充分利用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健全与省内外航空应急力量救援合作机制,绘制直升机起降点、取水点坐标“一张图”;乡镇(街道)可以依托属地企业专职救援力量等人员,组建一支不少于20人的应急救援队,等等。
 
  在提升救援实战能力方面,若干措施要求县(市、区)完善“一纸预案”建设,探索推广乡镇(街道)“一册”应急预案和村(社区)“一图一卡一表”应急预案;市、县指导乡村(社区)以“小目标”“小场景”“小群体”为基础,开展5分钟至10分钟常态化“小演练”,提高先期处置能力。
 
  在提升响应联动能力方面,若干措施指出县(市、区)要建立多部门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和重要时段多部门联合值守机制等,提升“三断”极端状态下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
 
  若干措施特别提出,提升干部专业能力,要求市级应急管理部门每年应至少举办1期不少于50人的县、乡应急管理业务骨干专题培训班,定期开展应急管理系统新任职干部和年轻干部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表彰对象向基层一线倾斜,进一步激励基层应急管理干部担当作为。
 
  以下是若干措施的十项内容,十项能力筑牢基层基础:
 
  一是提升组织指挥能力。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压紧压实基层应急管理责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加快推动县级应急指挥中心规范化建设。制定乡镇(街道)应急管理领域履职事项清单,督促指导乡镇(街道)明确专门力量负责应急管理工作。
 
  二是提升风险感知能力。深化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实现重点行业领域从人防、技防向智防提升。常态化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数据动态更新,完善林火远程视频监控和森林草原火险综合监测站布局,建设森林火情智能监控信息平台,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三是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定期组织统计分析,突出抓好“九小场所”“三小作业”、低洼易涝点及城市地下空间、江河堤防和地质灾害危险区、森林火险区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组织专家下沉帮助排查整治隐患,推动重大事故灾害隐患闭环整改、清仓见底、动态清零、有效管控。
 
  四是提升监管执法能力。规范县乡两级行政执法检查,加强“互联网+执法”系统运用,推动乡镇(街道)执法全过程上线入网。指导基层应急管理部门做好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的招聘管理,充分发挥执法辅助人员作用。加强对基层执法装备的配备和管理,提升执法装备使用质效。
 
  五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平急结合”和党员应急动员机制,组建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健全与省内外航空应急力量救援合作机制,充分利用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等资源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六是提升救援实战能力。更新完善县级“一纸预案”和快速响应手册,探索推广乡镇(街道)“一册”和村(社区)“一图一卡一表”应急预案。指导乡村开展常态化“小演练”,提高先期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国家消防救援力量与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联演联训机制,提高联合作战能力。
 
  七是提升响应联动能力。建立县级多部门突发事件信息共享机制,落实基层单位信息报告主体责任,提高信息报告时效。建立重要时段多部门联合值守机制,细化落实响应联动措施。完善覆盖乡村两级的应急指挥视频调度系统,提升“三断”极端状态下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
 
  八是提升灾后保障能力。加强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持续向基层多灾易灾点提前布置应急物资。统筹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和文体场馆、广场等基础设施融合共建、综合利用,确保乡村两级至少设置1个应急避难场所。强化灾后救助,协助做好救灾资金和物资发放、恢复重建等工作。
 
  九是提升干部专业能力。统筹做好应急管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应急管理系统新任职干部和年轻干部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干部综合业务素质。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十是提升支撑保障能力。推动乡镇(街道)实现有应急工作机制、有应急管理制度、有应急救援队伍、有应急预案体系、有应急物资储备、有应急指挥平台“六有”建设和实现村(社区)有综合应急队伍、有应急避难场所、有应急保障物资、有叫应叫醒机制、有应急处置方案“五有”管理,不断夯实基层应急基础。
关键词: 应急管理,消防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afzhan@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城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慧城市网,https://www.af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