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网 上市公司】近日,碧兴物联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671.SH)发布了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碧兴物联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4.6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64.92%,公司正面临转型期的阵痛。作为一家专注于物联网感知层及大数据应用的高科技企业,碧兴物联虽然在数字生态、水利水务、农业数字化等领域具备技术优势,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周期性影响,2024年公司业绩出现明显下滑,由盈转亏。这份成绩单既揭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也暗含未来发展的机遇。
从财务数据来看,营收与利润的背离走势,反映出公司在经营层面遭遇的多重压力。一方面,作为传统主业的数字生态业务受到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直接影响,项目进度延缓和回款周期拉长导致收入确认滞后;另一方面,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挤压了利润空间,而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短期内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但这主要得益于收回大额预付款项,实际经营活动的造血能力仍需观察。
深入分析各业务板块表现,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公司的发展态势。数字生态作为传统优势业务,收入占比仍高达65%,但同比下滑12%,凸显出单一业务依赖的风险。数字水利/水务业务虽然增长25%,但由于基数较低,尚不能有效对冲传统业务下滑。数字农业板块在兰考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带动下实现80%的高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目前8%的收入占比决定其短期内难以成为业绩支柱。公共安全大数据业务则因5G设备更新需求滞后而小幅下滑5%。这种业务结构反映出公司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
从技术层面看,碧兴物联的核心竞争力依然稳固。公司在环境监测仪器领域的技术积累深厚,自主研发的重金属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精度远超行业标准,地下水多层监测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在数字水利方向,公司开发的数字孪生流域模型获得专业机构认证,洪水预报准确率达到92%。这些技术优势为公司参与"十四五"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和智慧水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2.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智能实验室、农业AI决策系统等前沿领域的布局显示出长远眼光。
政策环境对公司发展构成重要影响。2024年国家推出的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政策将环保监测设备纳入支持范围,水利部推进的数字孪生流域建设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则为农业数字化业务指明了发展方向。这些政策红利有望在未来逐步释放,但短期内的传导效应尚不明显。公司当前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如何把握政策窗口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
展望未来,碧兴物联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短期来看,随着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逐步落地,公司在水利、环保等领域的设备需求有望得到提振。中期而言,数字农业业务的培育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农业AI决策系统如果能够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长期发展则取决于公司能否成功实现从硬件供应商向"设备+数据+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这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突破。
总的来说,碧兴物联2024年的业绩表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短期面临挑战,但公司在核心技术、政策契合度和战略布局方面仍具优势。未来的投资价值将取决于传统业务的企稳回升和新业务放量的节奏,这需要投资者保持耐心,密切跟踪行业政策与公司经营层面的边际变化。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碧兴物联如能成功把握产业升级机遇,有望实现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
注:本文内容基于碧兴物联2024年年度报告及公开行业数据,旨在提供简明扼要的业绩解读,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