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网 政策法规】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土地制度改革,首提 “农业新质生产力”。虽主要聚焦农村领域,但也为智慧城市行业带来了以下机遇:
智慧农业拓展城市产业协同
技术应用拓展:文件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这意味着智慧城市相关的信息技术企业可将业务从城市拓展到农村农业领域,推动智慧农业与智慧城市中的其他产业,如物流、电商等进行协同发展,构建更广泛的智慧产业生态。
数据资源整合:智慧农业的发展会产生大量农业生产、市场等数据,这些数据与智慧城市原有的数据体系相结合,能为城市的宏观决策、资源调配等提供更全面的数据支持,促进城市与农村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市技术输出
数字基础设施延伸: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过程中,需要建设高速宽带网络、5G 基站等数字基础设施,这与智慧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相通。相关企业可参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积累经验和技术,为智慧
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升级提供借鉴,同时也能拓展市场空间。
智能设施应用推广:农村在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对智能监测、控制等设备和系统的需求增加。智慧城市行业可将智能水表、电表、智能交通信号系统等成熟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农村地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也为自身技术和产品的迭代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乡村治理智慧化促进经验交流
治理平台共享:建设智慧乡村治理体系,需要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治理平台,这与智慧城市的治理理念和技术一致。智慧城市建设中积累的
政务服务平台、社会治理平台等经验和技术,可应用于乡村治理,同时乡村治理中形成的一些创新模式和经验也能反哺智慧城市,促进城乡治理智慧化的协同发展。
服务资源统筹:文件提出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智慧城市行业可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城市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通过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智慧服务模式,向农村地区延伸和覆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一体化,同时也拓展了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的辐射范围。
生态宜居建设助力绿色技术应用
生态监测系统拓展: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中,需要建立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对土壤、水质、空气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智慧城市中的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企业可将业务拓展到农村生态监测领域,构建更全面的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绿色能源管理延伸:农村地区在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管理智能化过程中,智慧城市的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管理等技术和解决方案有了新的应用空间,有助于实现城乡能源管理的一体化和绿色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